币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Circle与Stripe自建公链 以太坊的结算层王座悬了?

巨头入场 专链专用

Circle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公布了重大产品规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个名为ARC的Layer-1 ,专为稳定币金融打造。该链将完全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将USDC设为原生 gas 代币,据其对外披露,公链 ARC将拥有子秒级结算确认,同时支持“可选隐私”功能,适合金融合规需求 。

对于Circle来说,建一条属于自己的公链背后最核心的原因,是稳定币业务的不断扩张,其 2025财年 Q2 数据显示USDC 流通量同比大增 90%,达到 613亿美元,截至 8 月 10 日更升至 650 亿美元。 平台上USDC 余额同比暴增 924%,达 60 亿美元,用户钱包数增长 68%,达到 570 万个。

在稳定币业务激增的当下,降低成本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Circle Q2 财报显示,其分销成本同比大增 64%,达到4.07 亿美元,这无疑挤压了利润率。Arc 将直接用 USDC 作为 Gas,并整合到 Circle 自有生态,有望减少对合作方如Coinbase的分发行成本依赖,从而回收利润空间。

Arc提供子秒级结算,这是围绕支付场景而非纯粹去中心化的性能优化。目前,Circle已申请设立国家信托银行,并争取接入美联储主账户与支付系统,这将大幅降低清算成本,并提高资金效率。Arc 的可选隐私与监管接口,也为跨境支付、证券结算等机构场景量身定制。

另一方面来看,对支付公司而言,结算层是命脉。依附在第三方公链上,等于核心基础设施由他人掌控。Gas费波动和网络升级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影响支付体验和利润空间。自建链意味着费用模型和升级节奏可控。而且,支付业务的核心需求是低延迟、高吞吐、可预测的确认时间。

专链干专事,对于Circle这样的合规稳定币的龙头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条公链,是早晚都会做的事情,而当下做一条属于自己的公链,是在美国GENIUS 法案的通过,USDC市场的不断扩张这个不得不的背景下推动的。

对以太坊来说,自建链潮是威胁还是机会?

不仅仅是Circle在自建公链,支付巨头 Stripe也与风投机构 Paradigm 合作,研发名为Tempo的支付型公链。Tempo 计划兼容 EVM,主打高性能、低延迟结算,定位于全球商户支付与跨境清算场景。

而且目前来看,这不只是个别公司的策略,在Circle、Stripe 之后,PayPal、Shopify、Adyen 甚至大型银行,都有可能启动自建链的计划,每个巨头都想掌握自己的支付主权。

而这会对现有的公链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尤其对于在这轮周期上,刚刚换上全球RWA和稳定币结算层叙事外衣的以太坊来说会造成威胁吗?

从短期看,这类巨头自建链与以太坊、Solana、BNB Chain 等的直接竞争并不激烈,因为它们的设计目标高度垂直化——性能优先、合规优先,而不是追求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或多样化的 DeFi 应用生态。但从长期看,威胁肯定是存在的。

目前大量 USDC 交易量发生在以太坊及其二层。如果 USDC 原生运行在 Arc 上,并通过 API 集成到各类支付应用,可能让链上稳定币结算从“开放多链”转向“垂直闭环”,以太坊的稳定币结算量和 DeFi 生态流动性将被部分抽走。

同样的,当类似Stripe或PayPal把链上支付功能直接嵌入商户结算系统时,开发者可能更倾向于围绕这些专有链构建应用,而不是再去为以太坊这样的公链适配合规支付场景。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明显的影响,或许就是以太坊的想象空间被压缩,巨头们的RWA和稳定币的结算层抢先落地,或许会影响影响资本市场对以太坊的定价预期。

当然,机会同样存在——巨头自建链大多会保持 EVM 兼容、对外提供跨链桥或结算通道,以太坊依旧可能会成为它们的清算后备层和价值归集中心,这样看,又或者是对于以太坊新叙事的一种强力加固。

08-13 新闻中心

我们的价值观

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决策和行动,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文化与背景,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