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以太坊概念的萌芽要追溯到更早之前。2013 年 11 月 27 日,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的第一版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以太坊平台的代币系统,首次提出以太币(ETH)的概念。当时年仅 19 岁的布特林,凭借对区块链技术的深刻洞察与创新构想,为以太坊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石。白皮书中指出,以太币可作为以太坊网络上的燃料费(Gas),用户进行转账交易、部署智能合约等操作时,需支付一定数量的以太币,部分燃料费会作为奖励给予区块验证者(矿工)。若交易发起者支付的以太币不足,交易将无法执行;若支付过剩,剩余部分则会返还至发起者钱包。这一创新的经济模型设计,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运转提供了内在动力。
2014 年,以太坊项目迈出关键一步,开启了为期 42 天的代币销售。从 7 月 22 日开始,用户可使用比特币(Bitcoin)兑换以太币,初始汇率设定为 1 枚比特币可兑换 2000 枚以太币,该汇率维持 14 天后,开始线性下降,直至降为 1 枚比特币兑换 1337 枚以太币,此次代币销售最终于 9 月 2 日结束,累计获得约 1800 万美元的销售额。在完成购买后,用户需等待以太坊创世区块推出,才能对获得的以太币进行转账操作。这一举措不仅为以太坊项目筹集了发展资金,也吸引了全球众多早期加密货币爱好者与投资者的关注,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建设积累了第一批参与者。
2015 年 7 月 30 日,是以太坊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日子。这一天,“边境” 主网上线,以太坊正式走入大众视野。作为以太坊的最原始版本,“边境” 主网的主要目标是让以太坊区块链顺利运行起来,使以太币开始发挥其价值,矿工们每挖掘一个区块,可获得 5 枚以太币的奖励。尽管初期网络功能相对简单,用户界面不够友好,且仅面向技术极客与开发者,但它成功搭建起了以太坊的底层架构,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自发行以来,以太坊持续创新与发展。2016 年,以太坊经历了 The DAO 事件,并由此引发硬分叉,诞生了以太坊(ETH)和以太经典(ETC)。2020 年 12 月 1 日,以太坊网络推出信标链(Beacon Chain),将 “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引入以太坊网络,为从工作量证明向权益证明的转变拉开序幕,这一举措大幅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与可扩展性。2024 年,以太坊更是迎来诸多高光时刻,3 月 13 日完成坎昆(Dencun)升级,7 月 23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批准多个发行商的以太坊现货 ETF 申请,这些事件都进一步推动了以太坊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力与应用范围。
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决策和行动,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文化与背景,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