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年初,莱特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徘徊在 1 美元附近,彼时的加密货币市场,比特币虽已崭露头角,但整体仍处于小众探索阶段。莱特币作为比特币的 “改进版”,以其更快的交易确认时间(比特币为 10 分钟,莱特币缩短至 2.5 分钟)和不同的挖矿算法等特性,在技术极客和早期加密货币爱好者中积累了一定人气。然而,其市场认知度和价格表现均较为平淡。
转折出现在 2013 年下半年。随着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在当年 11 月触及 1000 美元高点,大量热钱涌入加密货币领域。众多投资者在比特币价格高企、市值盘子较大的情况下,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标的。此时,数字货币社区中一句 “比特金、莱特银” 的口号不胫而走,给初涉币圈的投资者带来强烈心理暗示,将莱特币定位为仅次于比特币的投资选择,犹如白银之于黄金在贵金属市场的地位。
在这一概念推动下,游资纷纷涌入莱特币市场。从 2013 年 10 月至 12 月短短两个月间,莱特币价格开启疯狂上涨模式。据交易数据显示,其价格从 10 月的 10 余美元迅速攀升,在 12 月一度触及 380 元人民币(约合 48 美元)的历史高位,短短一年间价格狂翻 60 余倍。这一涨幅不仅让莱特币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声名大噪,更是稳稳占据了当时币市市值第二的宝座,成功跻身主流币行列。众多交易平台见状,纷纷将莱特币作为重要交易品种上架,进一步推动其市场流通和价格上涨。
但暴涨之后,便是剧烈回调。2013 年 12 月 5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比特币的虚拟商品属性,否定其货币地位。受此政策影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陷入恐慌,莱特币价格也未能幸免。价格从高位迅速回落,在短时间内腰斩,从 280 元左右一路跌至 120 元附近,众多投资者资产大幅缩水,市场弥漫着恐慌情绪。
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决策和行动,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文化与背景,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