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从货币属性来看,中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的。该法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U 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并非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因此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多次强调,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这一态度从根本上否定了 U 币的货币地位,使其在境内缺乏合法流通的基础。
在监管政策层面,中国对 U 币的态度日益明确和严格。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为客户提供虚拟货币挖矿、交易、兑换等服务。U 币作为虚拟货币的典型代表,其交易、兑换等行为均在禁止之列。2022 年,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整治力度,境内所有为 U 币交易提供服务的平台均被依法取缔,相关域名被屏蔽,服务器被关停,有效切断了境内用户参与 U 币交易的主要渠道。
从法律后果来看,参与 U 币相关活动可能面临多重风险。根据上述通知,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不得为 U 币交易提供服务,否则将被依法追究责任。对于个人而言,虽然单纯持有 U 币本身不构成犯罪,但参与 U 币交易、兑换、中介等活动,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例如,若个人为他人提供 U 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服务并从中牟利,就可能被认定为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构成非法经营罪。2023 年,某地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张某通过境外平台为境内用户提供 U 币兑换服务,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U 币交易还存在极大的财产风险。由于 U 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平台倒闭、黑客攻击、诈骗等情况,用户的资金损失将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挽回。近年来,因 U 币交易导致财产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部分用户在境外平台购买 U 币后,平台突然关闭,客服失联,导致资产血本无归。同时,U 币的价格虽与美元挂钩,但仍受市场情绪、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存在剧烈波动的风险,可能导致用户财产大幅缩水。
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决策和行动,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文化与背景,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